一、政策沿革:從75%到100%的跨越
1. 2022年1月1日起,國家將科技型中小企業(下稱"科小")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%統一提高至100%,并允許按無形資產成本的200%在稅前攤銷。
2. 2025年廣東省繼續沿用國家頂層制度,并在地方層面疊加"創新券、信貸貼息、后補助"三大特色工具,形成"國家稅惠+地方獎補"的雙重紅利包。

二、2025廣東執行口徑:哪些費用可以100%加計扣除?
(一)費用化支出(當期直接加計100%)
• 人員人工: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工資、五險一金、股權激勵(需備案)
• 直接投入:研發材料、燃料、試制品、檢驗費、實驗室租賃費
• 折舊費用:專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、設備折舊(按實際使用工時分攤)
• 無形資產攤銷:專利權、非專利技術、軟件著作權(使用壽命≥2年)
• 新產品設計費、新工藝規程制定費、新藥臨床試驗費、勘探開發現場試驗費
• 其他相關費用:技術圖書、資料翻譯、專家咨詢、高新科技研發保險、成果評審驗收等,合計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%
(二)資本化支出(形成無形資產后200%攤銷)
• 專利、專有技術、軟件著作權等通過研發形成并可辨認的無形資產,自2025年起可按其成本的200%在稅前攤銷;攤銷年限不得低于稅法最低年限(專利≥10年、軟著≥2年)
三、疊加紅利:廣東2025"稅惠+獎補"六件套

四、實操提醒:三大常見誤區需規避
誤區一:“只要做研發就能加計扣除”
必須規范歸集研發費用,建立研發項目立項書、工時記錄、費用輔助賬,且研發活動需符合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》。
誤區二:“年底入庫就行”
2025年評價系統將于10月31日24:00關閉,逾期無法補報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在次年5月底前完成,若未在2025年內入庫,則無法享受當年100%加計扣除。
誤區三:“加計扣除等于退稅”
加計扣除減少的是“應納稅所得額”,而非直接退稅。若企業當年虧損,則加計部分可結轉以后年度彌補(最長10年)。
五、熱點問答:2025廣東執行細節一次講清
Q1 股權激勵支出能否加計?
可以,但須在董事會或股東(大)會審議通過、并在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股權激勵備案后的實際行權年度,方可按人工費用加計100%
Q2 研發失敗項目是否影響扣除?
只要符合立項、記錄、歸集三大要件,失敗項目發生的費用同樣享受100%加計扣除
Q3 虧損企業能否"即享"優惠?
加計扣除可加大虧損額,并能在后續10年內彌補;廣東省部分地市(如深圳南山、廣州黃埔)對出現虧損的科小給予10%研發稅前虧損額的地方補貼,相當于"稅收返還"功能
Q4 資本化支出如何加速攤銷?
  軟件著作權最短可按2年攤銷,200%比例即每年攤銷額=原值×200%÷2,相當于原值一次性抵扣;企業可在企稅匯繳時選擇最短年限,但一經確定不得變更
 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duckwijs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“直通車”政策來了!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這樣申報更快通過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視頻專欄
- 
欄目ID=3的表不存在(操作類型=0)        






